乐山到瓦屋山柳江古镇3天攻略

生活百科34

    乐山到瓦屋山柳江古镇3天攻略

  1. 乐山到瓦屋山柳江古镇3天攻略
  2. 农家乐乡村文化民宿风会成为农村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吗
  3. 乐山到瓦屋山柳江古镇3天攻略

    如果坐车去的话,从乐山坐车到洪雅,洪雅到柳江古镇,在柳江古镇玩没有门票。

    我建议你先到柳江, 上午去耍一天 ,然后下午5点的样子做到瓦屋山的车上瓦屋山 。

    当然自己开车去最方便,然后现在瓦屋山脚下住一夜, 那里住的很多,不愁找不到 ,然后第二天再上山去耍,当天下午返回 。只不过吃饭你是知道的。瓦屋山门票50一个人。

    乐山 → 成乐高速出口 → 甘江/观音 → 305省道 → 103省道 → 自雅路 → 修文路一段 → 修文路二段 → 修文路三段 → 文化街 → 中正街 → 上正街 → 洪雅

    农家乐乡村文化民宿风会成为农村旅游收入新的增长点吗

    乡村主题可以,但是原汁原味肯定不特别受欢迎。搞旅游要考虑城市人娇滴滴的身子,矫情的性格,所以表面上乡村一点可以,真正原汁原味的,一个旅游区比如住宿,保留两间就行了,保留多了也不行。比如火炕,真给他烧火肯定不行,搞地热或者电热炕就是了。旅游是个细节上见功夫的活,没有好的设计实施,就不会有抓得住游客的亮点,太平常,就不会有大的吸引力,也就火不起来。

    诗画人生,相约篁岭。专注文旅,净化心灵!我直接上答案吧:那是肯定、必须的!游客到乡村旅游怎么能少了吃和住两大要素?

    先说吃,为什么“农家乐”、“柴火饭”大受欢迎?最重要的我觉得是因为它的绿色健康和环保吧?菜是农家菜地里自己种的,鸡是山上放养的,再则柴火灶烧的菜就是有一种“乡愁”的味道。

    这几年婺源乡间文化民宿发展迅猛,尤以思口镇为代表,那里的思溪村本来就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民宿的兴起犹如一股春风,又像雨后的春笋,现在已初具产业规模,并形成了以“将军府”、“西冲院”等为杰出代表的品牌民宿。

    细思文化民宿为何能形成气候?最根本的就是它契合了现代人的消费心里。久居都市里的人早已烦透了城市里的喧嚣,天天住在钢筋水泥的“火柴盒”子里,难免会有压抑的感觉。乡间文化民宿就大不一样了,安静、舒适还有文化内涵,住在古老徽州的大房子里别提有多幸福了!

    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市场”,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市场它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农家乐乡村文化民宿正因为它满足了旅游市场的需要,你说它能不火吗?

    我的老家在洪雅,我们县城就是一个靠旅游发展起来的小县城,在洪雅,有一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瓦屋山,这就是乡村旅游文化最鲜明的例子,当然,它是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相结合的,可以这样说,因为旅游开发,乡村文化、民宿由此发展起来。每年前来避暑的游客,都会选择在这里度一个小长假,因为酒店很少,大家都习惯住在农民家里,也就是普通的民宿。我们县类似的地方还有柳江古镇、七里坪。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之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现代人对乡村生活是越来越向往,这恰恰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以四川为例,根据官方数据,2017年四川省乡村旅游游客量3亿人次,总收入2283亿元,全省星级农家乐4621家,乡村民宿1275家。2018年前三季度游客量已经达到2.8亿人次,到动了1094万农民就业增收。根据这一数据,可以看出,乡村旅游确实成为了当代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并持续创新高。

    乡村旅游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其爆发的能量也是巨大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产生的积极效果肯定大大超过了直接发放扶贫资金的,但想要真正做好乡村旅游,还有很多路要走,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前段时间我代表公司参加区***农民工返乡创业大会上,一位农民工朋友就说出了广大农村人民的心声:“目前我们镇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台湾来了一位投资人,因为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位投资人没待多久便匆匆离去”,这刚好反映出了中国乡村旅游的现状,虽然许多地方***整天在唱高调,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但最终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换位思考一下,你作为游客去一个地方旅游,因为道路狭窄,连错车的地方都没有,你以后还会再来或者给朋友推荐吗。因为缺乏前期投入,实际上就已经将许多外来资金拒之门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旅游成了未来农村发展的潮流。农家乐的兴起将是乡村旅游中的一部分,农家乐的日益增多,会造成竞争越来越大。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与农家乐的结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农家乐虽然是未来增收的好方向,但是需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而定,发展有特色、有文化的农家乐,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商业计划和创新的盈利模式,在不断学习中提升,客源的市场定位才是生存的根本,切忌不要盲目跟风。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3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