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凉粉做法(白凉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生活百科46

白凉粉做法(白凉粉的正确使用方法)

一、白凉粉是用什么原料做出来的

白凉粉是汉族的一道传统小吃,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因为它的口感嫩滑,形态晶莹剔透,又能够消暑解渴,实属夏季的必备消暑佳品。

在不同的地方,白凉粉的原料也不同。在华南地区,白凉粉是用凉粉草和大米做成;在其他地方,白凉粉则是用绿豆淀粉、豌豆淀粉、红薯淀粉等各类食物淀粉制成,口感大致上相同。

白凉粉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做成各种甜品,可以说吃法多种多样,能够令人食指大动,给夏季增添色彩。

1、白凉粉的消暑解热作用是广为人知的,夏季食用可缓解气候带来的燥热感,令身体更舒畅。

2、白凉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当人体食用之后,极易产生饱腹感,这样一来,人体对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也就减少了,可起到减肥的作用。

3、白凉粉中含有天然的植物胶质,能够起到滋阴养颜的作用,长期食用可美容养颜,调节内分泌,于女性身体有益。

4、白凉粉能够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振奋精神,使人体产生活力。

5、白凉粉中含有80%的水分,在给人体补充水分的同时,也起到了促进新陈代谢、润肠通便的作用。

在做白凉粉的时候,不禁就想到了果冻,同样清凉爽滑,是不是可以用白凉粉做成果冻呢?于就手痒的试了试,还真的被做出来了!买一包白凉粉,不仅可以做凉粉吃,还可以做果冻吃!整个夏季都不用愁没食欲了!

做法:1、用冷水将白凉粉搅拌开,橙子剥好。

2、煮锅中加水烧开,把橙肉和凉粉水放入锅中,再加入少许白糖。注意要边倒边搅拌。

3、待煮成糊状之后倒出来,冷却后放进冰箱里冰一下,就做好啦!

做法:1、将白凉粉和糖放入碗中,后注入开水,搅拌均匀。等它冷却后,就成固体状了。

2、把葡萄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果冻模具中,再放入冷却好的白凉粉。

3、最好将做好的葡萄果冻放入冰箱中冷藏半天就可以了!

二、白凉粉的制作方法_白凉粉怎么做

白凉粉具有品质嫩滑、晶莹透澈、清爽可口等特点,风味怡人,诚为夏季消暑佳品。至于白凉粉要如何制作呢?白凉粉的制作上有什么方法呢?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1)把凉粉粉倒入大碗中,注入清水搅拌至透明无结粒,倒入锅中,用筷子边搅边大火加热,至沸腾后关火。

2)倒入可耐热的容器中,自然冷却后即可成型,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倒入时用漏网过滤,可以清除泡沫,这样做出来的凉粉没有气泡。没有漏网的,可以倒入后用纸巾将表面的泡沫吸掉,效果一样)

3)将凉粉倒出切成小块,青红黄椒去蒂去籽洗净后切碎,倒入大碗中调入老醋,鲜酱油,盐,糖,香油和泡椒汁,最后撒上一层芝麻搅拌均匀,冷藏后食用,口感更好哈。

1、选料:无霉变的普通大米均可,也可用碎米作原料。

2、浸泡:把大米洗净除去杂物,用水浸泡4-5小时。同时另取洁白、纯净的优质石灰,加水溶化成饱和石灰水,让其自然澄清,取其上清液装好备用。

3、磨浆:大米浸泡后,连水带米在石磨(钢磨或粉碎机)上磨成米浆,盛入锅中。

4、熬煮:用旺火将锅中米浆熬沸,然后以小火熬煎,并用一木棒在锅中不断搅动。这时把事先准备好的石灰水缓缓注进锅中,使米浆凝固。石灰水的用量,可根据对凉粉老嫩程度的不同要求略有差别,以做到无苦涩味为宜。一般1kg大米用100-200g饱和石灰水。加过石灰水的米浆还须熬一下(不断搅动,以防糊锅),当用锅铲挑起一点米浆,其粘度恰好处在似滴非滴状态,并在铲上呈一处状,表示火候已到,应及时舀出。盛在瓷盆中,让其自然凉透后,翻倒在有清洁湿布的案板上即可。

5、取食:拌以酱油、醋、蒜泥、味精、油辣子等不同佐料,即成各式清凉、爽滑的凉粉。若拌以豆豉酱,则可制成四川凉粉之正宗――川北凉粉。

此凉粉非彼凉粉。具体做法是,先将荞面倒入水中反复过滤,揉搓,去掉面筋后搅拌煮熟,盛入碗、碟、盘子之中,等凉好后即可使用。上好的凉粉白嫩而富有弹性。食用时先将凉粉切成条状,放入碗中,再加入浆水,放上胡麻油炸的韭菜,蒜苗,咸菜,一碗清溜溜、白嫩嫩、凉丝丝的荞面凉粉就做好了。

有一种凉粉是织金人极喜爱并且别处是吃不到的,叫荞凉粉。荞凉粉是用苦荞面做的,做法好像比较麻烦,我当年曾经想把贵州的小吃搬到深圳,叫妈妈帮我去打听过这荞凉粉的做法。苦荞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食疗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炼五脏渣秽;《千金要方》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润肠、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吃荞凉粉时用一个铁制布满小孔的球面铁片在一大块荞凉粉上刮,一次刮出若干条比米粉稍粗的凉粉,如此反复几次,每次刮出的凉粉相互交叉放入碗中。然后蘸着用蒜蓉浸泡的清水,干炒的黄豆,自制的霉豆腐捣成的浆,辣椒面等做成的蘸水吃,还可选是否在蘸水中加一个皮蛋,口感顺滑,味道独特。

广东凉粉不是北方说的那种凉粉,信宜鲜凉粉也被当地人直称叫作凉粉草,在广东算是一种食疗。凉粉草清热解暑。能治中暑,感冒,高血压,肌肉、关节疼痛。

信宜鲜凉粉制作必备原料:新鲜凉粉草、大米、山泉水或井水。可选原料:番薯叶汁、西瓜汁、苹果汁或鲜橙汁。

【成份比例】鲜凉粉草与大米比例是1:1.5。大米与水比例是1:5磨浆。凉粉草加水1:2煮熟取汁。

【凉粉做法】把大米浸泡后,连水带米磨成稀米浆备用。把鲜凉粉草煮熟捣烂,入纱袋榨取胶状汁液,再把稀米浆与鲜凉粉汁下锅煮沸,然后一边兑一边用勺子搅拌,当搅至稀糊状时就倒进盛器,凝固后置于凉水中加速冷却而成。

以前在信宜乡村中做凉粉,很多人家是加进番薯叶汁的,目的是减少使用米浆,节省粮食,使凉粉更碧绿爽脆。有人经不断探索,加入西瓜汁、苹果汁或鲜橙汁等做成各式果味凉粉。

信宜鲜凉粉制作考究,用料独特,凉粉既能“解渴”,也可“下菜”。信宜鲜凉粉以山美水美闻名于天下,碧绿如冻,凉粉草清香鲜芳自然,拌以姜汁红糖浆而食,凉脆爽滑,凉盈盈、冰飕飕、令人置身清凉境界,是清热解暑的上等甜品。信宜鲜凉粉还可以用炒花生、芝麻、葱花、酱油、香油凉拌或以生葱煎炒,成为席上菜肴。

信宜鲜凉粉以水口镇双狮墟的甜品水凉粉著称。有民歌唱:双狮墟凉粉糖,清心润肺凉喉胧。

以荞麦仁儿(不是荞麦面粉)为原料。基本制作方法是,将荞麦仁儿用水泡软,再装在干净的布袋中,放在水盆里搓洗;将搓出的面水倒入锅内烧开,盛入盆内晾凉,白色的面糊就会冷凝成白色半透明,晶莹透亮,且富有弹性的果冻状物。切块,或用特制的凉粉搂子刮成长长的细凉粉条儿,加油盐酱醋、辣椒油、油炸蒜泥等等调料,即可食用,光滑鲜香,清爽可口,是夏季消暑、开胃的最佳食品。

凉粉有热凉之分,凉粉在前,热凉粉在后。关于凉粉的出现,汉中流传着一个故事:清咸丰十年(1860)的某一天,咸丰帝听到宫外有人叫卖:“酸咸麻辣香,消暑是良方,若是吃一碗,三天心中凉。”咸丰随太监走出宫外,见一卖凉粉的被团团围住,大家吃得正香。咸丰立即要了碗,调的是芝麻酱、辣椒面、蒜泥、芥末、陈醋。吃完后又要了一碗,连声称好。但身上未装银两,只好脱下黄马褂说:“明日拿上这件衣服到宫门口换取凉粉钱吧!”第二天卖凉粉的向门官说明情况,咸丰特意赏赐纹银三百两,并留卖凉粉的在宫廷专门向御厨传授制作凉粉的绝技。

其实制作凉粉的方法非常简单。以豌豆、胡豆或扁豆(槟豆)为原料,浸入水中泡胀磨浆,去掉粗渣,经漂滤沉淀,掺入适量清水置锅内烧火加热,边搅边煮,呈浆糊状时舀在盆里,冷却后就成凉粉。由于汉中人吃腻了凉粉,于是独出心裁变个形式,趁凉粉没有冷却之前佐料热食,便称为吃“热凉粉”。吃法比较讲究,在同一盆中的凉粉可分为两种,即块片和糊状,可任选其一,或兼而食之。

热凉粉的调料与凉粉调料迥然不同。事先要配制,熬好调料汤,把大香、花椒、胡椒等加水煮沸,再加入油盐和少量干粉,熬成稀糊。食用时不用盐、酱、醋,只要在热凉粉碗里浇上红油辣椒和调料汤就行了。味香色佳,经济实惠。尤其冬日之晨吃一碗热凉粉,顿神志清爽,一身轻松,余味无穷。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

毛脸凉粉主要采用绿豆制作!将洗干净的绿豆用井水浸泡,磨制成浆,用祖传工艺加工成凉粉状,切丝装盘。用菜油和红辣椒制成辣椒油,配以豆、酱、花椒粉、大蒜泥、小葱、芝麻、花生、香菜、酱油、醋、味精等制成调料淋入切好的绿豆凉粉中而成。从而食用!

凉粉粉50克清水1000ml青红黄椒各1个老醋2汤匙(30ml)鲜酱油1茶匙(5ml)盐1/2茶匙(3克)糖1汤匙(15克)香油1/2茶匙(3ml)泡椒汁1汤匙(15ml)芝麻少许。

1)把凉粉粉倒入大碗中,注入清水搅拌至透明无结粒,倒入锅中,用筷子边搅边大火加热,至沸腾后关火。

2)倒入可耐热的容器中,自然冷却后即可成型,大概需要2个小时左右。(倒入时用漏网过滤,可以清除泡沫,这样做出来的凉粉没有气泡。没有漏网的,可以倒入后用纸巾将表面的泡沫吸掉,效果一样)

3)将凉粉倒出切成小块,青红黄椒去蒂去籽洗净后切碎,倒入大碗中调入老醋,鲜酱油,盐,糖,香油和泡椒汁,最后撒上一层芝麻搅拌均匀,冷藏后食用,口感更好哈。

三、白凉粉制作方法

主料:水1100,葡萄干适量,白凉粉100克

2.冷白开水200克兑100克的白凉粉,不停地搅拌。开始有糊状出现

3. 1100克水煮开,倒入糊状白凉粉稍微煮开后,熄火。

4.将煮开的白凉粉装入模具中,放凉后进冰箱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可以在模具中放入水果或果干类,个人喜欢)

2、水倒入淀粉中后要马上搅拌,直到均匀为止。

3、倒入锅中煮开,不停的搅拌淀粉水。锅中淀粉变粘稠后。

4、倒入准备好的容器里冷却,放入冰箱里冷藏2小时后取出即可。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38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