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抒(大抒的作用)

生活百科39

大抒(大抒的作用)

一、大腧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大杼穴的别名 5出处 6穴名解 7所属部位 8特异性 9大杼穴的定位 10大杼穴的取法 11大杼穴穴位解剖 11.1层次解剖 11.2穴区神经、血管 12大杼穴的功效与作用 13大杼穴主治病证 14刺灸法 14.1刺法 14.2灸法 15大杼穴的配伍 16文献摘要 17大杼穴研究进展 17.1对钙代谢的影响 17.2对促进骨折愈合的影响 17.3对肺功能的影响 17.4治疗支气管哮喘 17.5治疗慢性支气管 17.6治疗颈椎病 17.7治疗麦粒肿 17.8治疗牙痛 17.9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7.10治疗坐骨神经痛 17.11治疗牙痛 17.12治疗麦粒肿 18参考资料附: 1古籍中的大腧 1拼音

dà shù

Dàzhù BL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大腧为经穴别名,即大杼[1][2]。《黄帝内经灵枢・背腧》马元台注:“大腧者,大杼也。”《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背中大腧,在大杼骨之端。”马莳注:“五脏之俞皆在于背,故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大腧者,大杼穴也。”

国莫兰特氏 V11富耶氏 V11德国 B11英国 B11美国 BI11

大杼为经穴名(Dàzhù BL11)[3]。出《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别名背俞[4]。属足太阳膀胱经[3]。大杼是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3][4][5]。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3]。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腧(《黄帝内经灵枢・背腧》),本神(《西方子明堂灸经》),百旁(《杨敬斋针灸全书》)。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取之于其天府,大杼三病瘠。《黄帝内经灵枢・背腧》: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

大为小之对,杼即筘,古称椎骨为“杼骨”,此穴在较大的第一胸椎之旁,故名大杼[3]。

大,与小对言。杼,有长义。椎骨横突,形秩整齐,有如织机之杆蓖,古称椎骨为杼骨,上椎尤大,本穴在其旁,故名“大杼”。即岐伯所谓:“背中大腧在杼骨之端、”马元台谓:“大腧,大杼穴也。”古圣谓为穴在杼骨之端,为手足太阳及督脉三经之会。故先哲遵之为“大杼”。穴属骨会,《难经》有:“骨会大抒,骨病治此。”骨在人身,外有皮肉血脉之维护,犹如抒轴之状,且兼是穴下分出有附分,有横出经纬之意,因将此穴,名为大抒。[6]

督脉别络、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的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穴[3][4][5]。

标准定位:大杼穴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4]。

大杼穴位于脊柱区,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3]

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4]。

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俯伏坐位,第1胸椎棘突下与后背正中线至肩胛骨内侧缘连线中点之垂线交点处(旁开1.5寸)取穴[8]。

大杼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皮肤有第七颈神经和分布著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下筋膜致密,由脂肪及纤维束组成。纤维束连于斜方肌表面的背深筋膜与皮肤。副神经在斜方肌前缘中下1/3连接处深进该肌下面,与第三、四颈神经的分支形成神经丛,支配该肌。针经上列结构深进,可进第一肋间隙,或经横突间肌及其韧带,如盲目进针,经胸内筋膜,穿胸膜腔至肺,极易造成气胸。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3]

浅层有第1、第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及其伴行动、静脉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肩胛背动脉分支分布[9]。

布有第一、二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并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和颈横动脉降支通过[4]。

大杼穴有强筋骨,清邪热的功效。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宣肃肺气的作用[3]。

大杼穴和肺俞配合应用,可治疗一切肺病、外感病及骨病[10]。还可治疗寒热往来之疟疾[10]。

大杼穴有祛风解表、疏调筋骨之功[6]。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项强,鼻塞,咽喉肿痛,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感冒,喘息,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支气管哮喘,颈椎病,膝关节骨质增生,咽炎等。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颈项拘急[9]。

大杼穴主治咳嗽,发热;项强,肩背痛;头痛,鼻塞,咽喉肿痛[8]。

大杼穴主治胸肺、项背等疾患:如伤风头痛、咳嗽气急、喘息喉痹、颈项强、肩背痛、热病、胸胁气满、腰脊强痛、癫痫、厥逆、眩晕、虚劳、骨髓冷痛、疟疾等[3]。

大杼穴主治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喘息,项强,肩背痛等[4]。

现代又多用大杼穴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腰背肌痉挛、骨结核、肢体麻木等症[3]。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癫痫;

3.运动系统疾病:颈椎病,腰背肌痉挛,膝关节骨质增生;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3]。

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可向肋间放散,有时可向肩部放散[8]。

注意:本经背部诸穴不宜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9]。大杼穴深部位于第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故不能直刺、深刺[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大杼配夹脊、绝骨,有强筋骨,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主治颈椎病。

大杼配列缺、尺泽,有理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

大杼配大椎、风池、肺俞、足三里,治哮喘[8]。

《黄帝内经素问・水热论》: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3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