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心电图特点(房颤的心电图三个特征口诀)

生活百科68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房颤心电图特点的一些知识点,和房颤的心电图三个特征口诀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房颤心电图特点(房颤的心电图三个特征口诀)

一、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

1、心房颤动心电图是有规律的,那么心房颤动心电图特点有哪些呢?

2、房颤通常通过心电图进行诊断,在正常情况下心脏节律是窦性心律,可以在心电图上见到有规律的P波,如果是房颤就会出现P波消失,代之于完全不规律的小心房颤动波,出现心房的改变。反映心室收缩的波叫QRS波,主要的特点就是QRS波的间距完全不等,也就是每个R波之间的距离都不相同,即心律绝对不整齐,这两个特点是房颤心电图的基本特点。

3、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患病率还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系。

二、室上速的心电图特点和房颤有什么区别

1.室上速是一个大的概念,但通长临床上指的是与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度,特点为:突发突止,室率通常在150-250次每分之间,心室QRS可有宽窄两种形态(窄的多见)取决与冲动是从那旁路还是房室结下传,如果从旁路下传,房室结上传的话,那就是宽QRS,反之就是窄的

2.房颤很简单,P波消失,QRS间期不等,就是房颤(极少数合并III度A-V阻滞的话是等的)

3.本身室上速与房颤并不难区分,难的是有一种情况,当房颤合并房室双径路,而且冲动从快径路下传,慢径路上传时,可出现很快的心室率及QRS波形宽大畸形,难是难在如果房颤合并预激综合征时可出现快速的QRS宽大的心室律,这时就室上速合并房室双径路的经旁路下传图形,极其难以分别。如发现手风琴样现像可以提示房颤合并预激,如果没有,可以根据地Burgada4步法鉴别,即使这样有部分图形仍时难以区分,要通过心生理才能确诊

三、学看心电图|房性早搏

如图所示,P波在I、II、aVF、胸前各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示心房激动来自窦房结,P波位于QRS波群前,心率85次/分,节律规整,判断为窦性心律;P-R间期正常;无心腔扩大、心室肥厚或缺血表现;第9个P波提前出现,之后有正常的QRS波群,该P波在形态上与其他P波略有不同,提示房性早搏,代偿完全。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footprints of Atrial Ectopy

房性早搏,也称为房性期前收缩(PAC)或房性过早除极(APD),是来源于窦房结外的室上性激动。

Holter心电监护发现房性早搏在各年龄段人群中很常见,且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通常在正常心脏中房早发生率低且不影响预后,但对心脏病患者来说房早可能提示更严重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

本篇探讨房性早搏的心电图蛛丝马迹,包括期前收缩与P波形态。相关特征包括房室不同比例传导,早搏后长间歇的不同时长及因差传导致QRS波形态变化。

当窦性心律周期停止或窦性心律足够慢时,下游逸搏起搏点可控制心率。

房性早搏,顾名思义,就是产生于心房的早搏,因为发病人数相对较少,症状相对房颤等也较轻,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

但近些年来,临床上也偶尔能见到频发房早导致血栓的病例。

房性早搏的病人会感觉到心脏间歇,这种心脏停跳感会让有的人感到害怕,有的人描述是心脏下落感,还有的人感到乏力。

有些多年的房性早搏会进展为房颤,而这种患者的房颤从一开始就是持续性的。

与频发室性早搏不同,频发房性早搏很少产生于结构正常的心脏,通常容易发生于心房扩大的患者。

而心房扩大的原因有很多种,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和房颤一样,也有一些人找不到原因,属于特发性的。 

作为医生,我们在临床上可能低估了房性早搏的危害。

研究发现,房性早搏是心血管死亡事件的危险因素,两者的关联性在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更为明显。

原因可能是,房性早搏增加了心力衰竭与卒中的发生率,在高血压患者中可加重舒张功能不全。

如果患者出现频发早搏,尤其是存在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的患者,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及时就诊干预。

对房性早搏的药物治疗,倍他乐克是很好的选择,即便是没有症状时也可以服用,能够减少早搏的发作,可以长期服用,但不宜突然停药。

如果早搏数量极多,2-3万以上/24小时,也可以尝试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等。

当早搏数目较多、病人无法耐受相关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可考虑行射频消融术。

但房早不像房颤,很少会形成血栓导致栓塞事件(脑栓塞、外周动脉栓塞等),正因为如此,房早所引起的栓塞事件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目前关于房性早搏导管消融的研究和文献都很少,但在现在的三维标测时代,房早的射频消融已经不是禁区了。

如果早搏同时伴有阵发房颤,最好的方法就是射频消融治疗,通常这时候的早搏与肺静脉相关的可能性大,可以在治疗房颤的同时一起治疗,一举两得。

当窦性心律周期停止或窦性心律足够慢时,下游翼搏起薄点可控制心率律。

理论上心房逸博点传导速度最快,区别为其发生时间晚于基础窦房结周期,且P波形态与窦房激动不同。其次为房室结,仅在窦性心律周期过长,无房性逸搏节律时才控制心律,特别易发生在年轻患者或窦房结疾病患者。

无房性逸搏的窦性停搏,可致房室结或交界性逸搏,比预期窦房结周期更晚,可能有特征性“逆行”p波(因起源于房间隔通常较窄,下壁导联p波倒置或双相,V5至V6导联为负向)。

理论上局灶性和折返性机制都可能参与形成房性早搏,无明显心房、心肌病时,前者更常见。

尽管触发活动(通常是延迟后除极)是局灶性房性早搏与持续性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更常见机制,但局灶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自律性异常机制。

这种激动多来源于具有解剖异质性的部位,右心房包括界嵴、三尖瓣环、右心耳、希氏束旁区和冠状窦。左心房中静脉、二尖瓣环(尤其是主动脉瓣连接处)和左心耳是最常见的起源灶。房室交界区,从房室结到His束的任何结构,都可能导致交界性早搏或交界性逸博心律。

提前发生房性P波,且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

房室传导间期(PR间期)正常、更短或更长;

无房室传导(未下传或阻滞性房性早搏);

早博后完全性、更长或更短的待偿性窦性停搏间期。

而逸博,可能发生较晚或恰好在下一次预订窦性激动前与窦性P波融合;或在窦性心律失常或窦性停搏时,逸博可能发生在窦性心律周期后。

可以出现融合波,本质为两个自身起搏点的竞争(窦房结与心房或房室交界区的异位起搏点),这种异常心律通常是生理性的,常在年轻人夜间高发,特别是运动员,若持续存在,则会发生交界性逸搏心律。

大多房性早搏起源于解剖异质性部位,无结构性心脏疾病中,房早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体表12导联心电图可提供准确指导以明确房性早搏起源点。

右房起源:V1导联P波负向或正负双向

正常窦性P波形态:V1导联P波正负双向伴肢体导联P波电轴向下

其他来源于界嵴的早博:V1导联P波正负双向,与窦性激动P波相似,但肢体导联P波形态不同(下壁导联正向成分少或承等电位线,甚至负向),如下A图。

起源于房室结附近的早博:下壁导联P波倒置――低位房性早搏,如下B图。

交界性骚薄弱,有逆传P波倒置,若无逆传,则无P波;

心房起搏时,右房电极位于不同位置,也可见类似表现。

四、什么是房扑与房颤的心电图

②出现心房扑动波(称 F波)具有以下特征。

频率每分钟 250~ 350次之间,小儿多在 300次以上。多数高于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但亦有更慢或更快的。如慢于每分钟 200次或高于 400次。

F波的形态呈锯齿状,升支较陡,F-F间密切衔接,F-F间无等电位线。波峰可圆钝或尖锐,可宽大或较小。F波在Ⅱ、Ⅲ、aVF及V1、V3R、V2导联中较为明显。

F波形态、间距及振幅均齐一致,但由于常与 QRS-T波重叠而显得不完全一致。伴有传出阻滞时,长 F-F与短 F-F有倍数关系。在不纯型的心房扑动 F-F也常不规则。

③ F-R基本一致。在伴有房室分离时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 F-R不一致。

④心房扑动的心室表现。心室率快而整齐,此时房室传导比例呈 2∶ 1,F-R固定,心室率多在每分钟 150次左右。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或有旁道传导患者偶见有 1∶ 1房室传导。心室率缓慢而整齐,此时房室传导呈 3∶1,4∶ 1或 5∶1,4∶ 1传导以上多表明合并房室传导障碍。

心室率不规则,多见于伴有隐匿性传导时,此时 F-R可呈2∶ 1~ 5∶ 1不等。EQRS波群形态多呈正常形态。F心房扑动存在时间不长,多数为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恢复窦性心律的一种过度型心律失常。但个别可持续存在半个月以上。有些呈短暂性发作。

① 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 f波,以V1、Ⅱ、Ⅲ、aVF导联为明显。f波的振幅多在 0.1~ 0.5mV之间,远较 F波为小,通常把大于 0.1mV者称粗颤,把小于 0.1mV者称细颤。

②心房频率在每分钟 350~ 600次之间,f波越纤细频率越快, f波粗大则频率较慢。故可以低于 350次或高于每分钟 600次。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③ P-P间期绝对不齐,在 f波不显或由于心室率过快 f波观察不清时,可结合 P波消失而做出此诊断。

④心室率依心室率的快慢一般把心房颤动分为三种类型:慢速型为心室率每分钟≤ 100次,一般在每分钟 60~ 100次之间。快速型为心室率在每分钟 100~ 180次之间。特快型为心室率在每分钟180次以上。

⑤ QRS波群形态多数正常。但如合并室内传导阻滞则呈相应的改变。

⑥心房颤动多数持续存在,称持续性或称慢性心房颤动,亦可短暂发作。

⑦如同时伴有 F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颤动。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39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