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哈根(哥本哈根学派)

生活百科41

很多朋友对于根本哈根和哥本哈根学派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根本哈根(哥本哈根学派)

一、联系根本哈根气候大会谈谈你对世界气候问题的认识

根本哈根的最后时刻,谁能许给世界一个未来?

100多年间,人类经济发展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这些燃料燃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另外,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

据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摄氏度~6.4摄氏度之间。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看,地球气候已经开始朝着6摄氏度~7摄氏度的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摄氏度的地球生态警戒线,几乎宣告生态系统的死刑,世界处在毁灭性气候混乱状态边缘。

从喜马拉雅冰川的悄然融化到南极冰架的轰然崩塌,从中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到北方严重干旱,从缅甸强热带风暴到澳大利亚森林大火,一场场触目惊心的灾难,使气候问题成为21世纪政治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甚至有人预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可能是二战后最重要的国际会议,因为它涵盖了粮食、能源、环保、发展等全球性挑战,最有可能成为搭建世界新秩序的舞台。随着全球变暖和减排深入人心,“气候主权”、碳排放权,某一天或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主权、人权并列,成为一国重要属性。

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和几十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让全世界加速寻找新秩序的方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印尼总统苏西洛等政要在气候会议前发表了这样类似的观点:当世界面对多个危机考验的时候,答案就在于寻找共同之处。目前,世界面临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两大难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绿色经济。

当马尔代夫的政要用“水下内阁会议”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警告和恳求的声音时,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全球变暖如果得不到遏止,将因此导致灭亡的物种,最终会蔓延到食物链的终端――人类。全球的媒体都在想尽办法为这次关乎子孙后代、影响人类未来的联合国会议造势。

可是数天之后,当哥本哈根会场内,争吵和指责的声音代替了“人类共同的担忧”,通过媒体狂轰滥炸式的报道充斥着全世界人们的耳根。这时,善良的人们猛然发现,之前最猛烈的指责别国污染地球生态的发达国家集团欧盟,成了支支吾吾的怯懦者;一贯以“文明世界领导者”自居的超级大国美国,只是由国务卿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敷衍了事。刚刚在访问亚洲时向全世界做出减排11%承诺的奥巴马总统,也懂得了“惜时如金:,决定只用聊聊数小时“过境”丹麦,而不再以其挂在嘴边、写在所有报纸上的“领导者”的身份在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上发挥他的“积极作用”。

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了承诺单位11年内,GDP减排45%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因为主办国的“技术性”失误被数次“拦”在会场门外;我们也看到年近七旬的中国总理到达根本哈根的第一天就拖着疲惫的身躯游走于世界各主要国家之间,进行艰难的斡旋。

美国和欧盟一向不喜欢中国在世界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明里暗里给中国下绊,联合起来给中国制造麻烦,所以我们听到了一贯以“报道事实”为座右铭的某些西方著名媒体联合起来造谣惑众,公然“抹黑”中国;所以我们看到西方发达国家明目张胆的妄图消解中国的积极影响,完全无视中国“减排45%”这一负责任的、充满魄力的庄严承诺。

这样的争吵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在十多年前的京都谈判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反对发达国家为其设立减排义务问题上取得了极大成功。新西兰代表团建议讨论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问题,4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相继发言,否决了新西兰的提案。世界主流媒体对会议争端进行报道时,引用了当时中国谈判代表钟述孔的一句话:“发达国家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可你们连公共汽车都不想让我们坐!”

其实,气候谈判的实质是分配日渐稀缺的温室气体大气容量资源,如果说几个世纪以来对国家疆土的分割已大体结束,那么,对环境容量资源的分割才刚刚开始。发达国家眼睛盯着“低碳经济”的巨大蛋糕,妄图继续充当未来世界气候秩序、低碳贸易游戏的规则制定者。在人类共同的未来面前,某些发达国家的眼里,仍然只有它自己的利益,仍然只看到钱。什么义务,什么责任,通通被满口仁义道德的发达国家抛在一边。

在这个时候,世界人民需要代表他们根本哈根的会场里商讨决定着世界未来的政治家们,需要这个世界的“精英们”用他们政治智慧,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许地球一个美好的未来。相信,世界各地翘首以盼的民众不会失望,相信13亿中国人不会失望,因为,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正在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起,为人类美好的明天,做不懈的奋斗。

二、谁创立了根本哈根学说

1、哥本哈根学派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形成的。1921年,在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的倡议下,成立了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由此建立了哥本哈根学派。该学派在创始人尼尔斯・亨利克・大卫・玻尔的带领下对量子物理学有着深入广泛的研究

2、哥本哈根学派的理论叫做“语符学”。20世纪30年代初,叶尔姆斯列夫和乌尔达尔研究语音学和音位学的问题,提出了“音声学”理论,接着又把它发展成为一般性理论。为了强调跟以前的语言学截然不同,他们把自己的理论定名为glossematics(glossa在希腊语中是“语言”的意思)。语符学的基本设想由乌尔达尔写成小册子《语符学大纲》,1936年在哥本哈根国际语言学大会上散发。其后不久,乌尔达尔往希腊工作,继续创建理论的任务由叶尔姆斯列夫独自担负。他的论著颇多,代表作是《语言理论基础》(1943),因用丹麦文写成,读者不多。1953年这本书有了英文译本,语符学才为更多的人所注意。

三、海森堡的哥本哈根之谜的大致内容 最好是英语的

有一部话剧,叫《哥本哈根》。晦涩,却吸引人。

1941年9月,纳粹德国的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前往哥本哈根,与丹麦的著名物理学家、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玻尔,进行了一次谈话,参加者还有玻尔的夫人玛格瑞特。结果,不欢而散,海森堡与玻尔再无往来。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国际阵营,他们都在主持原子弹制造,这一次会见,他们谈的也是原子弹。但是,具体的谈话内容呢?不得而知。无法想象的是,这次会面,对“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一次“哥本哈根会见之谜”。

57年后,英国剧作家麦克・弗雷恩根据这次会见,创作了《哥本哈根》,试图解开“哥本哈根会见之谜”。

68年后的2009年12月,又是在根本哈根,又是不同国际阵营的人士在此相聚,又是唇枪舌战,又是激辩一个重大的国际话题,又是一次影响着人类生存的现在、尤其是未来。这又是一次“哥本哈根之谜”,如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童话一般的谜,这也是一部新的话剧《哥本哈根》。

与68年前的那次相聚相比,具体的内容和形式已大不相同。这次相聚,主题不是原子弹,而是气候;出场人物不再是三人,而是包括一百多位各国领袖、数千位与会代表、众多的媒体人、大量的学者,还有“国在山河破”的“气候难民”。

从12月7日到19日,13天的时间,对于一场会议来说,有些漫长,而放在人类推动气候变化的历史中来说,又是那么短暂。哥本哈根已是寒冬,世界气候大会的会场亦是寒意阵阵。尽管如此,从会场到场外,有人慷慨激昂,有人悲情洒泪,有人愤然退席,有人隔岸观火……这一切的一切,在13天中,我们随便打开电视,打开电脑,翻看报纸,都会充斥在你我的在左右。我们都在期待着,如同期待一个新生儿一般,急切而又焦虑。

哥本哈根之谜,直到原定时间的最后一刻也未能得到破解,不得不延长时间。深夜中的讨价还价,终于诞生了一份协议草案,不过,非常遗憾,这个草案也未能通过。那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2010年,甚至2011年的某个时刻还要继续。

哥本哈根时间仍在持续,哥本哈根之谜仍待破解。

1992年11月21日,厄瓜多尔海洋哺乳纲研究所透露,在首都基多西南方向560公里的昌杜伊海滩上有57条海豚***。据该研究所的专家介绍,海豚***,在厄瓜多尔尚属首次,十分罕见。尽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海水温度变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正是这一年,联合国***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终于达成公约,是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之后,《框架公约》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获得通过。

这是世界范围内第一次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性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全球各国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框架。

《框架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1994年,《框架公约》生效。从1995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1997年,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减排8%,美国减排7%,日本减排6%。

《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是人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

2007年,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京都议定书》在2010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这个“后京都”问题,是此次大会讨论的重点。经过数日的讨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争取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新谈判并签署新协议,目的是为了应对2012年之后的气候变化。

2009年,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哥本哈根如期召开。能否签订新协议,决定着这次会议的历史地位和价值。

联合国深知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努力在细节上体现他们的深深用意。联合国官员决定采用美国知名歌手鲍勃・迪伦的歌曲《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A Gonna Fall),作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非官方主题曲,希望借此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大家都憧憬着,聚首在哥本哈根的政治家能够抛弃傲慢与偏见,让妥协的理性之光,照耀在2012年之后的世界各地。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3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