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精的作用(黃精泡水喝的功效)

生活百科47

中药黄精的作用(黃精泡水喝的功效)

一、黄精的作用与功效

黄精的作用与功效,黄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药材,它不但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还有一些保健功能,合理适当的食用黄精,对健康有好处。下面分享黄精的作用与功效。

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对于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

黄精多被用于治疗脾胃虚弱、阴虚肺燥、干咳少痰、须发早白、精血不足、内热消渴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还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延缓衰老和抗菌的作用,对于糖尿病也很有疗效,对多种细菌和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如果把它跟枸杞合用,补精气的功效会增加很多。《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黄精、苍术各四斤;枸杞根、柏叶各五斤;天门冬三斤。煮汁一石,同曲十斤,糯米一石,如常酿酒饮。”此方能“壮筋骨、益精髓、消白发”。医学名著《奇效良方》中也提出用黄精和枸杞子互相配伍能益补精气的论述。可见黄精和枸杞真是天仙配。

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

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有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可单用熬膏服,或配川贝母,知母等同用;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

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治消渴,常配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黄精主要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功效,比起速效降压药来说,黄精更适合长期服用,而且对身体没有什么副作用,还能让血压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还能避免在换季时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

黄精还有补肾的功效,滋补的作用十分的温和,保持长时间的服用还可以让体力更好一点,而且会逐渐缓解腰酸的症状,它不但适合中青年服用,还很适合身体虚弱的老年人,不仅能够强身健体,还能综合调理身体。

黄精还能起到调理身体以及润肺止咳的作用,在容易上火咳嗽的春秋两季,因为它的性质十分的.温和,就可以很好的缓解这个咳嗽上火的症状。将它入药还可以避免对咽喉产生的一些刺激,药效也会更快速的体现出来。

将黄精煎剂可以很好的减轻疲劳,经实验证明,黄精煎剂注射入小鼠体内,可以大大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

黄精汤:黄精15克,水煎30分钟,取汁,一日内分2次温服,主治脾胃虚弱、精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咳嗽少痰、头晕目眩等症。

黄精枸杞汤:黄精、枸杞子各12克,将两味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3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2次温服。主治病后和术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贫血等症。

黄精瘦肉粥:黄精15克,瘦猪肉30克,粳米50克,加水熬煮成粥,每日早晚食用。补脾益气,养肺润燥,延年益寿。

黄精地黄汤:鲜黄精、生地黄各30克,蜂蜜50克,将三味同煮半小时即可。做汤佐餐。

黄精炖猪肉:黄精30克,猪肉250克,酱油、料酒各6毫升,味精、食盐各2克,葱花、姜末各5克,炒制。佐餐食用。

黄精蜂蜜茶:黄精、蜂蜜各30克,先将黄精放入药锅中煎煮半小时,取药液冲化蜂蜜,搅拌均匀后即可饮用。

黄精五昧酒:黄精、白术、松针各50克,枸杞子、天冬各75克,低度白酒1000毫升,将药物放入玻璃瓶中,密封浸泡15日即成。每日早晚各饮用一小杯(约15毫升)。

【制法】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

【功效】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

【配方】黄精50克,羊睾丸1对,母鸡1只,大枣20克,山药30克,调料适量。

【制法】上述药肉同炖调味服食。

【功效】男子阴冷是男子感觉阴-茎及阴囊寒冷的一种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男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上述配方适合该病的食疗。

【配方】制黄精10克,枸杞子10克,龙眼肉10克,鸽蛋4个,冰糖50克。

【制法】制黄精、枸杞子、龙眼肉洗净切碎,冰糖敲碎装在碗内。锅置中火上加清水约750毫升,入上三味中药同煮至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碎逐个下入锅内,入冰糖稍同煮至熟即成。日服1次,连服7日。

【功效】能补肝益气,润肺强身。对肺燥咳嗽、气血虚弱、智力衰退等有较好疗效。可作为肾-虚腰痛、面黄羸瘦、年老体衰者的保健膳食。

【配方】黄精50克,白鸽1只,枸杞子24克。

【制法】白鸽去毛及内脏,与黄精、杞子共炖或蒸熟食。每日分2次服。

【功效】适于男子肾气衰弱所致的早泄。

年老体弱的人,常因体内阴津不足而发生便秘的现象。黄精牛肉汤可补虚润肠,是很好的滋补药膳,能帮助解除便秘的困扰。

牛肉半斤,黄精升两,胡桃肉升两,生姜四片。

1、牛肉洗净后切成块,黄精,胡桃肉洗净,生姜切片。

2、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一两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肿,利水功效。主治虚损,腰膝酸软,脾胃虚弱而导致的水肿,气血不足以及精血亏损等病症。

黄精:性平,味甘,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弱,胃口不好,身体乏力,口干舌燥,病后体虚,头晕眼花,体虚咳嗽,干咳无痰,筋骨软弱,风湿酸痛等症。也可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血压,血糖,防止动脉硬化等。

原料:党参、黄精各30克,山药60克,橘皮15克,糯米150克,猪胃1具。

制法:猪胃洗净,党参、黄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细粒,加盐、姜、花椒少许,一并与糯米拌匀,纳入猪胃,扎紧两端,置碗中蒸熟食之。

功效:本方以党参、黄精补脾益气,山药滋养补脾,橘皮理气健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便溏、消瘦乏力。

二、中药黄精有什么功效

黄精是一味常用的养生中药材,中医认为黄精味甘润、性平和,其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等功效,日常使用黄精养生可以对人们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

《名医别录》之中在记载黄精的时间甚至还说到,此物善“补中益气,安人五脏,久服使人轻身延年”,可见古人对于黄精的养生价值也是比较认可的。

黄精入药至今,经过历代医者的研究总结,其主要功效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黄精药性甘润平和,有滋养肺阴之功,对于一些肺虚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比如当肺部受到燥热之邪侵袭,从而出现燥咳气喘、咽干舌燥、痰中夹有血丝等情况,就可以使用黄精煮水饮用。或者再配伍桑叶、北沙参、麦冬等药材同用,其润肺养阴的效果更佳。

脾乃后天之本,能吸收外界水谷之精微以维持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转,故而脾胃虚弱的人经常也会伴有气血不足之症。

黄精之味甘而善入脾经,有补脾阴、益脾气、壮中气之功,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讲,黄精具有很好的养生价值。

比如一些脾阴不足伴有倦乏无力、腹胀不消化,以及脾胃虚弱伴有食欲不佳、气虚乏力等人群,就可以使用黄精来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

黄精在益气养阴的同时,兼能起到固肾之功,中医里面认为黄精具有一定的添精生髓、固本强身之效,这也是黄精一直被人们用来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中老年人群由于过度的消耗自己的精血,从而伴有腰膝乏力、头目眩晕、耳鸣眼花、须发过早变白等情况,以黄精入药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里面所含有的多糖、皂苷、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在帮助人们改善体质方面也是有帮助的。

比如一些实验研究发现黄精的有效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们的血脂浓度,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此外,其在抗人体疲劳、抑制细胞氧化衰老方面也是具有效果的。可见,黄精的养生价值还是值得人们研究和应用的。

三、黄精的作用与功效有那些

黄精是一味常用的养生中药材,中医认为黄精味甘润、性平和,其具有“养阴润肺、补脾益气”等功效,日常使用黄精养生可以对人们的健康起到很大的帮助。

《名医别录》之中在记载黄精的时间甚至还说到,此物善“补中益气,安人五脏,久服使人轻身延年”,可见古人对于黄精的养生价值也是比较认可的。

黄精入药至今,经过历代医者的研究总结,其主要功效则有以下几个方面:

黄精药性甘润平和,有滋养肺阴之功,对于一些肺虚之症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比如当肺部受到燥热之邪侵袭,从而出现燥咳气喘、咽干舌燥、痰中夹有血丝等情况,就可以使用黄精煮水饮用。或者再配伍桑叶、北沙参、麦冬等药材同用,其润肺养阴的效果更佳。

脾乃后天之本,能吸收外界水谷之精微以维持身体气血的正常运转,故而脾胃虚弱的人经常也会伴有气血不足之症。

黄精之味甘而善入脾经,有补脾阴、益脾气、壮中气之功,对于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讲,黄精具有很好的养生价值。

比如一些脾阴不足伴有倦乏无力、腹胀不消化,以及脾胃虚弱伴有食欲不佳、气虚乏力等人群,就可以使用黄精来改善脾胃的运化功能。

黄精在益气养阴的同时,兼能起到固肾之功,中医里面认为黄精具有一定的添精生髓、固本强身之效,这也是黄精一直被人们用来养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一些中老年人群由于过度的消耗自己的精血,从而伴有腰膝乏力、头目眩晕、耳鸣眼花、须发过早变白等情况,以黄精入药就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精里面所含有的多糖、皂苷、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在帮助人们改善体质方面也是有帮助的。

比如一些实验研究发现黄精的有效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们的血脂浓度,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机能。此外,其在抗人体疲劳、抑制细胞氧化衰老方面也是具有效果的。可见,黄精的养生价值还是值得人们研究和应用的。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发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链接: http://www.doyin.net/shenghuobaike/4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