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拼音:wèi),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手持棍棒一类器具的鬼怪的形象。“畏”基本义指恐惧、害怕。古书中亦可指使……害怕。由本义又引申指敬服、佩服。

1、畏畏缩缩[wèi wèi suō suō] 胆小的样子。不自然、胆怯。
2、畏葸不前[wèi xǐ bù qián] 解释为畏惧退缩不敢前进的意思。出自宋・魏泰《东轩笔录》。
3、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形容非常勇敢。
4、畏首畏尾[wèi shǒu wèi wěi] 畏:害怕。前也怕,后也怕。形容做事胆子小,顾虑重重。